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7790个字。
盐城市盐都区2014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规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及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0分)
(1)▲,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4)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5)▲,燕然未勒归无计。(作者▲《渔家傲》)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8)“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面对西沉的落日,骚人墨客们往往都会感慨“时间去哪儿了?”北宋词人晏殊《浣溪沙》中“▲?”一句,就问出了他对时光易逝的怅惘,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苍海桑田,潮起潮落。曾经的制盐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盐城的“盐镇绿韵”也在城市发展的律动中不断向外漫溢着:开放式的公园、大形的绿地成为众多市民休闲的场所;密布的行道树、街头绿化,为过往的路人送上丝丝清凉;鳞次栉比的楼房矗立在绿色的景观中;林林总总的河道蜿yán在绿色的林带中……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鳞次栉▲比蜿yán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在空白处续写一句。(2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半月礁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治理雾霾,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专家指出,自来水安全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强水源的保护和改善是根本之策。
B.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C.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逐步消退。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5. 智慧城市建设是今年盐城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20件实事项目之一。请你阅读下面文字,提取推动“智慧城市”形成因素的两个关键词。(2分)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
关键词:▲▲
6.名著阅读。(6分)
(1)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的!”这句话是小说《红岩》中▲(人物)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时说的。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捕的?(3分)
▲
(2)我们经常用“天方夜谭”来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这个成语其实是▲(民族)民间故事集《▲》的别名。我们耳熟能详的▲的故事就是出自这部经典文学作品。(3分)
7. 综合性学习(7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活动一:【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本义:▲
活动二:【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特点二:▲
活动三:【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