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ppt7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4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5/26 0:03: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2张。有文字资料,约10710个字。

  一个意外发问带来的意外精彩

  一直觉得《答谢中书书》没什么嚼头,无非就是一篇词句清丽优美的写景短章。所以再上此文时,我依然按照之前上过的思路进行了设计:作者简介——美文美读——理解词句——赏析写景——体味情感。

  向孩子们简介了陶弘景后,课堂进入了美文美读环节。没想到在初读时却出了问题,孩子们把课文标题读成了:答谢/中书/书。我打断了孩子们的朗读,向他们提出了本堂课的第一问题:课文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感谢一个名叫中书的人的一封信呗。”一个男生随口答道。

  语文课代表,是一位有点泼辣的女孩,立即反驳:“肯定不是啦,课文下面的注释①明确告诉我们‘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所以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应答谢中书的一封信。所以应该读为‘答/谢中书/书’。”

  “你们觉得谁讲的有道理?”我把问题继续抛给了学生。学生毫无异议地认可了语文课代表的解释。我对“答”字进行了强调:‘答’在这里是应答的意思,古人有相互写诗作文应和之雅趣,比如老师给大家推荐过的《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就是刘禹锡为了答谢白居易写给他的诗歌而作的,‘酬’即答谢,这样的诗被称为‘酬和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短文是陶弘景应答谢中书的一封回信。”

  小插曲顺利解决,还顺势补充了一些古代诗歌的知识。我正想按原计划继续我的教学,意外又产生了。一位男生在下面说:“陶弘景这个人好奇怪啊,他怎么会给朋友回复一封写景的书信啊?”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全班同学听到。喜欢质疑的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是啊,我们给朋友回信肯定不会这样写。”“谢中书到底给陶弘景写了一封怎样的来信啊?”

  喧闹过后,孩子们用目光把疑问传递给我。是啊,谢中书到底给陶弘景写了一封怎样的信呢?为什么陶弘景会写这样的一封回信?我在备课时根本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设计的重点是研读本文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啊。我只好诚实地对孩子们说:“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一起上网查一下,看能否找到答案?”

  我打开IE,百度了这个问题,结果是找不到确切的答案,网上能搜到的回答是“已不可考”,或者是“由于谢信已佚,所以这封信的具体背景和所写山水在何地,已然不可确知。”

  我无奈地看着孩子们:“怎么办呢?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和事了,现在咱们手上也没有啥资料,无从入手。怎么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