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3710字。
小组合作•先学后导 西江中学高中语文学案系列
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学案编号:ywbx4—02—07 主备人:杨灿媛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小组
年级: 班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的词在早期和晚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把握意象,领悟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婉约派的情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学习 “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把握词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李清照(约1084~1155?),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朝代)女词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18岁时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大学士赵明诚,婚后生活幸福、甜蜜,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研究。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沦落江南。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国破家亡,夫死,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因此,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语言清丽明快;如《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后期的词则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语言凄凉低沉;如《声声慢》《菩萨蛮》《蝶恋花》《武陵春》。
2、诵读这两首词,给生字词注音。
第一课时《醉花阴》
【学习目标】1、熟读这首词。2、把握这首词的意象,领悟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堂自主学习】
1、听朗读录音,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2、结合课文注释,串说词的大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
1、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①这首词运用的意象有:薄雾、浓云、瑞脑香、金兽、玉枕、纱橱、东篱、酒、暗香、衣袖、卷帘、西风、黄花、消瘦的她。
②营造了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这首词写诗人白天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正值重阳时节,天气已经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
②诗人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P42课后练习二赏析。
《声声慢》
【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这首词。2、把握词的意象,领悟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