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公开课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5/21 21:35: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300字。

  《雨霖铃》公开课实录(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
  2.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理解意境;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3. 准确把握作者笔下的离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体会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词意 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背诵、改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flash《长亭送别》渲染气氛。
  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相关的诗词曲赋也不胜枚举。
  (Ppt展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学生齐读)
  正如大家所吟咏的那样,“黯然销魂”的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愁,“断人肠”的是离愁,“催人老”的也是离愁。今天我就共同来学习一首关于离别的词《雨霖铃》,一起去感受柳永笔下的离愁别绪。
  (板书 题目  作者)
  (反馈课前预习小组完成情况)
  二、作家作品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二、鉴赏全词
  1、齐读《雨霖铃》把握字音、节奏、语调
  (指导诵读)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