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5/13 13:55: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小题,约11720字。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默写(12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____                      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 ,_________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        ___。(韩愈《师说》)
  (5)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                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李商隐《锦瑟》)
  (9)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10)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当余之从师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以官名称呼,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②朔:农历每月初一日。③繄:yi,犹“实”。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    ②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B.①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今夫平居闻一善              ②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D.①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          ②于传有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待之以待盗贼之意            ②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B.①既正,油然而退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C.①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②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D.①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②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B.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C.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D.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4分)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过耶溪①
  唐•朱庆馀
  春溪缭绕②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③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注】①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有世外桃之景。②缭绕:回旋的样子。③恰是:正好。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概述。(2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