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阿炳在1950》教学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4/29 10:54:1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50个字。

  教学反思
  张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2020005
  2013年4月18日,锦州市举行语文教研活动,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没有多少教学经验,这种教研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任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有幸能参加这么隆重的一次教研活动,去听锦州市优秀语文老师给大家上的观摩课。下面我就针对董娟老师的《骆驼寻宝记》和葛微微老师的《阿炳在1950》这两堂公开课,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骆驼寻宝记》听课反思:
  上课之前同学们高声背诵语文课本中的背诵篇目,那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仿佛回到了初中。课前董娟老师在工作人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先让同学们自己背诵语文课本中的背诵篇目,让在座的老师提前感受了语文课堂的氛围,也让同学们提前进入了状态。
  董娟讲的是《骆驼寻宝记》的第二课时,她采用了复习导入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骆驼寻宝记》,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骆驼一起踏上寻宝历程”。这个导入虽然没什么特别创新的地方,但是语言运用得很好,董娟老师没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骆驼是怎么寻宝的”而是用了“跟随骆驼一起踏上寻宝历程”,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拟人化的合理想象,董娟老师这样的导入,仿佛把我们也带入了童话世界,和动物一起去寻宝了。包括后面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也是运用了童话语言“骆驼寻到了它的宝,那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寻到你的宝了吗”。董娟老师这堂课童话语言的运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每种文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有所区别,教师的语言也应该进行锤炼,什么文体用什么语言,这样才能讲出“语文味儿”。讲童话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童话王国里寻找快乐;讲诗歌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讲抒情散文我们可以对学生动之以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导入课文以后董娟老师用了一段过渡语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听到这个消息后,各种动物纷纷踏上了寻宝的道路,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这些动物,下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根据提示猜动物”),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二个环节——看文字,猜动物。董娟老师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大家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然后让同学们翻开书本,找找文中哪些语句是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通过文中具体的语句来分析童话拟人化合理想象的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