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3537字。
乐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六单元)
命题人:王斌(乐平五中)
一、书写(7分)
1、根据读音和解释在方框内填上正确的词语,请注意书写规范,整洁。(4分)
Xián shú piào hàn
2、我班要举行一次辩论比赛,辩题是“开卷是否有益”。正方主辩围绕“开卷有益”进行了辩论。假如你是反方主辩,那么你的观点应该是“ ”,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3分)
(1)
(2)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5分)
3、背里的压力往肉里扣, 。
4、赵翼在《论诗》(其二)中主张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随时代而发展的句子是: , 。
5、动物是诗人笔下的常见之物,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描写动物的诗句: , 。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诗歌赏析(6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这首诗是咏物诗,咏的对象是立根青山的劲竹。第一、二句的“ ”、“ ”两个词语把竹拟人化,传达出竹的风神。(2分)
7、这四句诗描写竹石,井然有序,第一、二句是描写它外在的 ,第三、四句是描写它内在的 。(2分)
8、本首诗作者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又名郑板桥,曾任过十年知县,爱民如子,两袖清风。后因得罪权贵,辞官定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结合作者生平,请体味一下本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狼 [清]蒲松龄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顾: (2)径:
10、用“/”给下句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分) 其一犬坐于前
1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最能表现狼的狡猾的句子的意思。(2分)
12、本文动作描写十分精彩,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展示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屠户形象。其中“弛担持刀”表明此时他内心的 ,有的动作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品质,如“暴起”表现了他的 ,“转视”表现了他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