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2013-2014学年度初2016级七年级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6260个字。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七下三月月考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九外”初一年级的同学们: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你是否发现学习语文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即使是考试,也会是一次快乐的体验,因为它带给我们收获的满足感和竞争的成就感。下面就请开始你的快乐之旅吧。
一、生字词的掌握。(共6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玉簪(zān)花拗过去(aǒ)伫(zhù)立蝉蜕(tuì)
B、倜(tì)傥脑髓(suí)湖泊(bó)攒(cuán)在一起
C、收敛(liǎn)宿(sù)儒沼(zhǎo)泽撩(liāo)起裤脚
D、秕(bǐ)谷系(jì)绳子铁栅(shān)栏骊(lí)歌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A、镇静讪笑嫉妒幽寂兴高彩烈
B、木屐忧郁廊檐藤鞭鸡毛掸子
C、廷绵篱笆芦苇肿胀荒草凄凄
D、狼狈花圃涉足徘徊来势凶凶
二、诗歌默写。(4分)
3、请准确默写《峨眉山月歌》。
三、课内文言阅读。(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4、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并自为其名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邑人奇之④仲永之通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舅家见之/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复到舅家问焉
C、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也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受之天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②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2分)
8、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4分)
四、诗歌鉴赏。(4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①②小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①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②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