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4/1 11:15: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0930字。

  2014届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缫(cháo)丝     荨(qián)麻      给(jǐ)予        虚与委蛇(yǐ)
  B. 焙(bèi)干      渊薮(sǒu)       巨擘(bò)        奉为圭臬(gǎo)
  C. 棠棣(dì)           接种(zhòng)     咯(kǎ)血        硕果累累(léi léi)
  D. 颔首(hàn)      游弋(yì)        楔(qì)子        久假(jiǎ)不归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古人云“万变不离其中”,透过欧洲杯弥漫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各支球队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它们恪守传统、振奋进取的意志和品质。
  B. 这篇文章描写的当年爆发的革命情景的文字十分出彩,革命者面临的困境可谓层见叠出,但是凭借他们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C. 交朋结友需要真心真情,像冯小刚一样非诚勿扰,以“诚”相待;像潘石屹一样吵而不散,以“知”相和;像王刚一样既往不究,以“度”相处。
  D. 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青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降准,央行显得颇为踌躇,尤其是8月份以来央行令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三落空,而以逆回购滚动操作来平抑资金压力。
  B. 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C. 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表现人的才能、品格、情怀的效应,彰显了乃至夸大了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D. 他之所以难以复制,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无人可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鲁迅说,“看客”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当前仍然是社会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这两个方面各自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社会矛盾的表述应作适当的调整。
  C. 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 以卡夫卡作开端,西方二十世纪的荒诞文学,如果从哲学上去把握其精神内涵,乃是“无”的本体论,即世界人生的无意义、无着落。
  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科学与人文统一,是弘扬科学精神的正确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对立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它与那些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           ,           。”这种精神,对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也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
  A.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B. 只求效用,不讲方法。
  C.  只问利害,不计是非                     D. 只讲理性,不求实用。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4分)
  春风,将大地的落寞赶跑,放出哗啦啦流淌的绿,在一片青草地吹奏生命的歌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2013年5月,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行政楼大厅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这么一句话。这句标语的原话来自于白岩松在2011年7月与郑州大学学生的对话,想不到现在把这句话拿来作为标语,引起了轰动。
  (1)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个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孟子时代的儒墨之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墨子认为,儒家的礼乐文化会成为贵族的帮凶,无益于百姓民生。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仁”说。“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宗族乡党朋友君臣中次第展开,而战争爆发的根源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