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3/17 16:49: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8道题,约5990个字。

  长春市161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三)
  题号 一 二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3、□□□□□□□,□□□□□□□□□。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孔子说仁者爱山。陶渊明爱山,《饮酒》中让他感受到“□□□□□,□□□□□”的平静;苏轼爱山,《题西林壁》中让他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6、诗歌最富有灵气,诗歌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两句,将归家团聚长夜之谈的憧憬显与言外,隐与空白,让读者展开联想,思而得之。
  7、古代文人不但胸中豪情万丈,也渴望沙场拼搏,为国家出力,为自己建功。苏轼借一次密州出猎的活动,抒发自己虽遭贬谪,但渴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慷慨诗句是:□□□□,□□□□□。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勾画出一幅风尘蔽日、金鼓匝地的战斗场情景,表现出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的两句诗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本文出自《》,作者(人名)是明末清初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余拏一小舟()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④是金陵人,客此()
  1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