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ppt54
- 资源简介:
共21张。有教案,约2880个字。
《柳叶儿》教学案
上津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周正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的往事。
2、品读精美句子,体会文中包含的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珍惜今天来幸福的生活。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当我们漫步在校园,那碧绿色的垂柳在风中婆娑,走在街上,一街两行,是名柳,上津又名柳州城,天下名柳汇上津,柳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大家能背上几句吗?(碧玉妆成一树高,吹面不寒杨柳风等)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它竟成了人们救命的粮食,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共同走进那个时代。
(一)读一读(注意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或生疏的词语。
给下列生字注音
捋下来勒紧兀地
攥干一茬凉飕飕
噌噌微涩逞能
思考:
1、文章主要回忆了一件怎样的事?
提示: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的事情。
2、柳叶有什么特点?围绕柳叶讲了几件事?
提示:细长,苦涩;三件事:爬高、抢柳叶、吃柳叶
(二)讲一讲
“苦中带涩“的生活你也许没经历过,但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可能经历过,他们跟你讲过吗?请把他们的艰苦经历讲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师提示: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每人每个月发一定的粮票、肉票等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可是供应的不够吃,为了生存,人们只好……
(三)议一议
1、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从文章来看, “我”乐在何处?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
朗读要求:1、边读、边品、边划,找出能够表现作者童年快乐的语句。
2、抓住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句反复品读,力争读出情感。
(生思考、圈画,师巡视)
师提示:作者回忆了童年爬树抢柳叶儿,非常快乐。
文章的第八小节有一段话:“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