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1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7510个字。
四川省乐山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1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伫立(zhù) 枯涸(ɡù)
啜泣(chuò) 玲珑剔透(tī)
B.屡次(lǚ) 嫉妒(jì)
卑微(bēi) 忧心忡忡(chónɡ)
C.确凿(záo) 扒窃(pá)
祈祷(qí) 锲而不舍(qiè)
D.惩罚(chěnɡ) 滑稽(jī)
猝然(cù) 险象迭生(d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多愁善感 一丝不苟 踉踉跄跄 津津有味
B.更胜一畴 红灯绿酒 绝处逢生 仙露琼浆
C.恍然大悟 毛骨悚然 相得益章 孜孜不倦
D.人声鼎沸 妇孺皆知 叹为观止 获益非浅
3.(2013•重庆中考(B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4.(2013•南充中考)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虽然没有什么失职,因此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C.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5.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一句意象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3分)
例句: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 ______,
。
6.古诗文默写。(7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6)《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____。
(7)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
7.(2013•资阳中考)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2分)
(2)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材料一】的前两句话扩展成一段话。(要求字数在50字左右,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