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2013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2/19 20:31: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7230字。答案扫描。

  泸州市高2013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
  高一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主角(jué)    婆娑(suō)    创伤(chuàng)    偏袒扼腕(tǎn)
  B.顷刻(qǐng)   执拗(niù)    契据(qì)        鞠躬尽瘁(cuì)
  C.忤逆(nì)     冰屑(xuè)    给予(jǐ)        引吭高歌(háng)
  D.喋血(dié)    菲薄(fěi)    瞋目(chēn)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谄媚    噩梦    菜蓝子    绿草如茵
  B.翌年    廖廓    东道主    殒身不恤
  C.作揖    参乘    水龙头    睡眼腥忪
  D.桀骜    籼米    万户侯    不假思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10月相比,11月泸州新建商品房价格      上涨1%,涨幅居全国第一。
  ②中国外交部多次发表严正      ,指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绝不容他人觊觎。
  ③曼德拉逝世的消息震惊了国际社会,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都降半旗      ,表达对伟人的敬意。
  A.环比  声明  志哀    B.环比  申明  致哀
  C.同比  申明  志哀    D.同比  声明  致哀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菲善用空灵的吟唱与听众沟通,让歌迷得到心灵的安抚与慰藉,使他们久积心头的抑郁涣然冰释。
  B.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曾数度为相,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清正廉明,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尽管有关部门多次三令五申强调,学校周围严禁开网吧,但一些中小吧仍“泛滥成灾”。
  D.面对群众的举报,尽管一些部门相互推诿,但中央巡视组仍然能明察秋毫,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介绍说,泸州市忠山隧道施工现场发现的双室古墓,从墓室雕刻来推断,应该是一位在当时身份显赫、掌握行政大权的武将。
  B.近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江苏、安徽、浙江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尤其严重。
  C.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也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空中飞行秩序。
  D.教育部称,2016年英语将不再纳入高考范围,这是否会给未来英语教师的就业和英语培训机构的生存带来影响,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著作,重在记言,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曾对“仁”的内容进行过不同角度的阐述,比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阐释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C.罗曼•罗兰创作《贝多芬传》目的是借贝多芬伟大的人格精神激励读者,正如他所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
  D.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20世纪伟大的革命领袖,除了时代的呼唤,与他对革命坚定的信念、献身理想的使命感以及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751年的一年内,唐王朝在边疆的战场上无一不败。为了补充兵额,人民承受着极大的征役的痛苦。杜甫曾经亲自看到过士兵们出发时的情景,他们的父母妻子拦道牵衣,哭声震天。杜甫看着这凄惨的景象,再也遏制不住他心头的痛苦了,写出他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统治阶级肆意发动的战争。这时杜甫值四十岁左右,他四十岁以前的诗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五十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与雄壮。随着《兵车行》的出现,他的诗的国土扩大了,里边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从757年11月到758年6月,是杜甫在长安最后一次的居留。他仍旧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在这时期杜甫的诗中,我们只能从“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和“避人焚谏草”这样的诗句中想像杜甫不过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官吏。此外他若从北城下朝回来,就是在春风荡漾的曲江头典衣买酒。他这时也写了一些关于曲江的诗,在一片花飞的暮春天气,只感到一个庸俗的道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些信手拈来、歌咏自然的诗句,若是在一般唐人的诗集里也许是很好的名句,可是在杜甫许多瑰丽而沉郁的诗篇中,只显得轻飘而悠扬,没有重量。
  “安史之乱”中,杜甫在离开洛阳回华州的路上,经过新安、石壕、潼关,他把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凝结成《三吏》《三别》,这是杜甫诗中的杰作,是杜甫诗的艺术里一个伟大的成就。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它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这六首诗不只是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它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国家受胡人的侵略,人民受胡人的摧残,要想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时代里他不可能对帝王制度有所怀疑。在这中间一个正直的诗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下到了难以担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巴不说。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节选自《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有改动)
  7.下列对《三吏》《三别》组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再现了杜甫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的战乱中人民的悲惨生活。
  B.诗歌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优良传统,被很多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
  C.诗歌不是单纯地反映战乱中人民生活的痛苦,而是深刻地表达了一个正直诗人内心的矛盾。
  D.诗歌所体现的诗人内心的矛盾在于: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还是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兵车行》是杜甫目睹士兵出征,家人生离死别场景愤然创作的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寄寓了诗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