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2/16 9: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50个字。

  《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2. 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联想等多重手法多侧面写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体会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联想等多重手法多侧面写景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重要问题】
  1. 找出文中表现作者行踪的句子,发现作者一路走到梅雨潭的观察视角。
  2. 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文眼),并找出两个能概括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的词语。
  3. 根据作者的行踪,找出作者在每个观察点看到的景物以及观察角度和景物特点。
  4. 作者是如何安排写作思路的(即作者写了哪几处景致)?
  5. 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而先写梅雨瀑和梅雨亭,直到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6. 作者是如何浓墨重彩地展开对醉人奇异的梅雨潭的绿的描写的?
  8.文章第三段为什么忽然改换人称,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语引入
  音乐以她跳动的音符给我们优美的旋律,绘画以她色彩的调和给我们视觉的盛宴,书法以她舞动的线条给我们挥洒的豪情,所有这些愉快的审美感受如何让我们心有意会并且能够言传呢?这就需要有较深的语言造诣,让我们在语言文字之中走入他人的视野,走进他人的感受,在与作者的共鸣之中,体会那些永恒的精彩瞬间。画面也许是容易描绘的,声音就比较困难一点,但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我们记住了琵琶女的悠扬琴声,那颜色呢?似乎更难以描绘,但朱自清却做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绿》,看他是如何把单一的色彩用语言文字变得灵动起来,让梅雨潭的绿穿越时空展现在我们的视野。
  二、作者背景
  朱自清( 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代表作品有《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