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3280字。
《故乡的榕树》 教案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能理解本文通过对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及回忆性散文的思维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解读作者的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 教学重点 ]
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所体现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 教学难点 ]
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 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语感教学法
[ 教学安排 ]
三课时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一、走近作者:
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1941 年 3 月 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酷爱文艺,擅长丹青。1960 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 年 9 月黄河浪香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1979 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二、认识榕树:
榕树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
榕树是一种的树种,其主干一般难以存活200年以上,但其身上不断萌生的气根入地后会长成新的枝干,以取代老朽的主干,因而在历经沧桑后仍能显出勃勃生机。
榕树属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生命力旺盛,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
福建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榕城”雅号由此而来。宋代时,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著名书法家蔡襄曾组织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开创了官府植榕的先河,而紧随其后到福州任太守的张伯玉又进一步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