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929个字。
顾
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动词
狼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动词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 动词
⑴衡量〈动词〉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度 ⑵估计 表推测〈动词〉 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⑶过〈动词〉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⑴讨伐〈动词〉 ①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伐 ②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⑵砍伐〈动词〉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记》)
①荆之地方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书》)
⑴面积,方圆〈名词〉 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移山》)
⑵当…的时候 方其远门出海,仅如银线。 (《观潮》)
方 ⑶刚刚〈副词〉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狼》)
⑷正在〈副词〉 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
⑸指方位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
⑴起,指被任用 <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发出 <动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一时齐发 (《口技》)
发 ⑶出发 <动词> ①夫鹓 发于南海 (《惠子相梁》)
②有时朝发白帝 (《三峡》)
⑷拥 <动词> 众军汉一发上 (《智取生辰纲》)
⑸开花 <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⑹长寿的特征 <名词> 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
⑺头发 <名词> 皆披发文身 (《观潮》)
⑴又,再〈副词〉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复 ⑵复兴〈动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
⑶回复〈动词〉 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①对曰:“小惠未遍…” (《曹刿论战》)
②对曰:“小信未孚…”
③对曰:“忠之属也…”
⑴回答〈动词〉 ④对曰:“夫战,勇气也。”
⑤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⑥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对 ①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湖心亭看雪》)
②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⑵面对,向着〈介词〉 ③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
④张目对日 (《童趣》)
固
①本来 我义固不杀人 《公输》 (九年级 下)
②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九年级 下)
③根本 子固非鱼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九年级 下)
④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九年级 下)
⑤本来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九年级 上)
⑥本来 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九年级 上)
⑦本来 固众人 《伤仲永》 (七年级 下)
固
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 [副] 本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动] 巩固
固不知子矣 (《庄子》故事两则) [副] 固然
子固非鱼也 (《庄子》故事两则) [副] 固然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形] 顽固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副] 本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副] 本来
固众人 (《伤仲永》) [副]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