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智慧课堂示范课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740个字。
课型设计一
课堂设置阐述:以班级为单位,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主要按“三层三段三级”的理念设置课程。其中,“三层”指的是个人自读,小组共读和班级共赏。
本堂课是在学生坚持每天都进行一定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一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对本周的阅读进行总结、指导。课时设置40分钟。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文章,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预习智慧课堂七年级上册话题一“天下大爱”中的两篇文章:《我是您种下的一棵树》和《路过妈妈的味道》。
要求:(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把握文章大意,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3)在读懂、品味文章的基础上,写简单的批注(或制作读书卡片);
(4)完成P3的练习1、练习2;P6练习2、练习3。
二、流程设计
导入:
注:“个人自读”环节放在课前完成,课堂抽检即可。
步骤一:课外阅读情况抽查。
方式1.抽查学生的生字词的积累情况。(3分钟)
模仿“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形式,念出拼音,让学生写汉字。
gōuhè dālā fèiqǐnwàngshí juàndài fáméng wǎngdōu
(沟壑)(耷拉)(废寝忘食)(倦怠)(阀门)网(兜)
方式2.抽查学生的读写笔记或读书卡片。(2分钟)
步骤二:小组共读。(15分钟)
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讨论P3的练习1、练习2;P练习2、练习3。然后展示。
步骤三:班级共赏。(20分钟)
1.让学生发表自己读文章后的感受,更喜欢哪篇文章,原因是什么。(7分钟)
2.方法引导——如何制作读书批注。(13分钟)
(1)什么是“批注”。有人说,批注是阅读时在文本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也有人说,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还有人说,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2)示例:诗歌《青鸟》批注
现在正好中午
所有的景象怪异
如果不是一枚落叶惊醒青鸟
所有和飞翔有关的词语
都将沉睡
批注:很有味道的写法,句式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假设复句,而景物却又一一活现出来。将景触情,将外在的物触动内在的心灵融合一处。此处真难说到底是心中情引出眼前景,还是眼前景引发心中无限情。细细玩味,余韵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