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一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30 6: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断    章       卞之琳<br>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br>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br>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r>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人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br>
C.全诗四行,分成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图: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br>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br>
4.                       礁    石      艾青   <br>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br>
A.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br>
B.诗中的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br>
C.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运用比喻、衬托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br>
D.全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br>
5.                      风   景      辛笛<br>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br>
注:辛笛(1912--)现代诗人,江苏淮安人。年轻时去英国留学,写这首诗时诗人刚从海外归来。<br>
A.第一、二句以铁轨喻“中国的肋骨”,以列车喻“社会问题”,比喻新奇、生动,含义深刻,揭示了旧中国贫穷、黑暗的社会现实,出为全诗定下了沉重的基调。<br>
B.第三、四句是对车外景象的写实和议论,诗人取茅屋与坟入诗,既勾画出农村的萧索,也由生死距离之短,写出农民一生之可悲可叹。<br>
C.第五、六句以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第六句中“新”与“旧”也形成鲜明的反差。五、六句表现出对被抓的壮丁悲惨境况的深切同情。<br>
D.最后一句点出“风景”这个诗题的暗讽意味,表达了对社会对祖国前途的信心<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