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ppt75
- 资源简介:
共23张。有教案及练习,约3150个字。
《答谢中书书》教案
陶弘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难点]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更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将一起阅读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谢中书作为能够谈论山水的朋友,传达自己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生命的喜悦。解题导入:答:答复;谢中书:谢徵,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书:信。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朝人,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去官隐居茅山,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陶弘景――“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三、课文朗读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