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4667个字。
2005年上期初中七年级语文段考试卷
时量:120分钟 基础知识60分 作文6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制卷人:长沙市井湾子中学 陈春燕)
一、 基础知识部分
1、同学们,你的书写一定工整、漂亮吧!请展示你最高的书写水平,把下面的字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克服困难 潜心贯注 认真细致 成绩优异
2、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3分)
确凿 磐石 哽咽 菜畦 秕谷
骊歌 勉强 积累 淹没
3、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体pò jiàn 赏 shàn 笑 Píng 障 狂lán
péng 湃 深suì rě 人注目 头lú
4、选择适当的成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空 (2分)
杂乱无章 零乱不堪 不约而同 引人注目 惹人注意 锲而不舍
(1)一见面,两人都 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2)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 。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 。
(4)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而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 的人物。
5、初中了,除了在老师那儿学到的知识,你也学会了自己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吧,做做下面的题(4分)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黄河有深情的描绘,黄河深入人心,许多的成语,俗语中都有黄河,请写四句有关黄河的诗、成语或俗语。
(2)读小诗后请仿照相应的句子,在横线上补上空缺的句子,要求想象合理、顺畅、连贯。
只在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袞,
纵使天上布满阴霾,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袞,
纵使身陷茫茫沙漠,
1、 。
2、 。
我就不会悲袞,
冬夏终会悄悄融化,
春雨定将滚滚而来。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人声鼎沸 (水开) 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己 (停止) 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B,迥手不同 (差得远) 沥尽心血(滴) 气冲斗牛 (直冲) 无暇及此( 到 )
C,鞠躬尽瘁 (劳累) 兽铤亡群(疾走) 平沙无垠 (边际) 风悲日曛(烟雾缭绕)
D,可歌可泣 (可以) 潜心贯注(连贯) 心会神凝 (领会) 燕然勒功(刻石记功)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
(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2)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见事之晚乎!”
(3)此夜曲中闻柳, 。
(二)阅读理解。
(一) (6分)
①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蚰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班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 )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
(二)(8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过去他遭受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的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最小的那个孩子喊道:
“你们看那只新来的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和妈妈跑去。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
(三) (10分)
甲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了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们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
(四) (6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五) (6分)
金溪民方种永,世隶耕。种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种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