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6
- 资源简介:
约270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
1.诵读:读出文章韵味;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类文章。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明事——析景——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CAI 多媒体课件打印的文章预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送大家一篇文章:《请记得我们的青春》
这是我写在我们琥中校园网上送给我第一届也是2010 年刚刚毕业的学生的文章:很清楚地记得考完英语的那个下午,阳光灿烂的近乎耀眼。看着他们最后一次关上教室的门,下楼,再下楼,走出学校的大门,没有毕业典礼,没有抱头痛哭的场面。那一刻,我忽然感觉,2010 年的那场毕业,就如一窗易碎的玻璃,我擦着凛冽的痛,一扇一扇地走过去,回头,是一地的碎片。
我想说的是,语文就是生活,文章就是心声。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人,必然热爱写作。
细细想来,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我们用心去记一件事,绘一片景,抒一段情。
在古今众多的文学家里,苏轼就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哪怕是生活中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内心芬芳的他那儿,都有风景。
《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 年10 月12 日,和苏轼共同经历一个难忘的夜晚,学习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检查预习:
在老师看来,会学习语文的同学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预习。预习是提前接触,是准备,是基础。我也相信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预习的好习惯。
下面老师就以“读”的形式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我们将课文读三遍:
1.一读: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二读:再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
3.三读:对照注释疏通文义,不理解的作出记号,讨论,提问,读懂。
过渡:有人说,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垂着两轴精品: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在学术界,人们更是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 字的文章是神品。神在哪里?下面我们就一起从文学的角度,来品味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