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4 19:37: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含学案和教案。

  《望月怀远》学案
  秦葆编制
  学习目标:
  1. 了解张九龄的生平;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境界;
  3. 领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情的含蓄美。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境界
  学习方法:朗读法  情景再现法  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二、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情景
  五、解读诗歌
  1、本诗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说说大家喜欢的原因。
  3、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六、举一反三
  1、有人认为“明月”贯穿了全诗,是这首诗的诗眼,你同意吗?
  2.“还寝梦佳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课堂小结
  八、课外训练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九、反思质疑
  《望月怀远》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张九龄的生平;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境界;
  3. 领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情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  情景再现法  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