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训练提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四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26 19:19: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0题,约4820字。

  《苏轼词两首》训练提高
  1.根据要求背诵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
  (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                        。描写赤壁之战中周喻形象的诗句是                             。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                         ,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东坡为之叹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时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
  (3)樯橹灰飞烟灭。                   (4)一尊还酹江月。
  (5)料峭春风吹酒醒。                 (6)回首向来萧瑟处。
  答:
  3.说说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是( )
  (1)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即“人们传说是”,言下之意,当年周瑜在赤壁兵败曹操的历史故事,广为人民传颂,为下片描写周瑜埋下伏笔。)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四个字是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概括,一个“画”字强化了豪杰人物活动的背景,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同时也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意。)
  (3)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作者正值从沙湖买田归来,脑子里装的全是购置家业一事,所以对外界天候的变化竟然全无察觉。)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即不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诗人开篇即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表明他对骤然而至的风雨所抱的态度。)
  4.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项是( )
  (1)怒潮卷霜雪,天堑无涯。(这个诗句描写了钱塘江水势汹猛,江面辽阔。)
  (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个句子诗人采用了借代和对比的描写方法。)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诗人在描写紧张急烈的战争场面中插入这个细节,使词在密中有疏,相得益彰。)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周瑜一代武将的勃勃英姿。)
  5.按括弧内指定的要求分析的下面诗句: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个诗句为什会成为豪放派的千古绝唱?)
  答: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用了哪些技巧描写了赤壁怎样的自然景观?
  答: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个诗句运用哪些方法刻画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