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样案)
课 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古汉语句式;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能力点 1.理解作者对欧阳修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了解本文曲折传达思念追慕之情的写法。
2.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3.通过本文与《祭石曼卿文》的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探究鉴赏能力。
教育点 感受文章的人性美。
2.理解作者对欧阳修的敬仰与感恩之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了解欧阳修的“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本文与《祭石曼卿文》的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1)读: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唐宋八大家中,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欧阳修对王安石有提携之恩,王安石曾经对友人曾巩说:“非欧公无足以知我。”1070年,王安石升任为宰相积极推进新法,这一年王安石49岁,而欧阳修63岁。63岁的欧阳修于青州上疏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并指出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病。在革新变法过程中,因政治见解不同,两人存在矛盾。两年后,也就是1072年,欧阳修去世,曾巩、苏轼、苏辙等人都有祭文,而后人有人认为,欧阳公祭文,当此为第一。
师:同学们课前都做过预习,以你对文章的现有了解,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文章的内容重点。
生:颂
师:(板书:颂)以此我们也能看出王安石博大的胸襟。
二、预习检查
1.师:同学们课前对文章做了初步的翻译,在字词句上有没有什么问题?2.学生自主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3.(PPT2)重点突破(句式和重要实虚词):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
而其谁与归
以其公议之是非
无贤不肖……
三、文本探讨
(一)探讨一:结合全文,谈谈本文的构思脉络。
1.提问一。
(1)请一个学生读课文。
(2)请学生思考构思脉络。
评价人生境界————概括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