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二中2004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平罗二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r>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共42分)<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r>
A.寥廓(liáo) 百舸(kě) 浪遏(è) 方遒(qiú) <br>
B.油腻(nì) 罗绮(qǐ) 寂寞(jì) 斑斓(lán)<br>
C.媛女(yuán)坍圮(dān)倩影(qiàn)袅娜(nuó) <br>
D.蓊蓊郁郁(wěng)佝偻(lǚ)长篙(hāo)宁谧(mì)<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r>
A.云彩 神采飞扬 诚恳 开垦土地 B.暄响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br>
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 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①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______的容光。<br>
②月亮_____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br>
③如果青蛙耐不住_____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br>
A.庄严 渐渐 寂寞 B.威严 渐渐 冷清<br>
C.庄严 逐渐 冷清 D.威严 逐渐 寂寞<br>
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 ( )<br>
A、贰于楚(从属二主)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br>
B、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动词)<br>
C、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br>
D、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br>
5、下列各组中每句均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br>
A、焉用亡郑以陪邻 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朝济而夕设版焉<br>
B、三年释其政 将免者以告 无不餔也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br>
C、徐公来,孰视之 期年之后 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br>
D、少益耆食 祝曰:“必勿使反”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阙秦以利晋<br>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br>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历史。<br>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取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br>
D、烛之武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他劝说秦穆公撤兵而解救了郑国;邹忌是战国时的齐国人,触龙是战国时的赵国人,他们都善于言辞,擅长讽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