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ppt29
- 资源简介:
共24张,课件制作精美,教学思路清晰:初读、赏读、比读、悟读。教案约3230字。
《阁夜》说课稿
华池一中 赵世军
教材分析:
《阁夜》气象雄阔,牢笼宇宙,俯仰古今的气概;《咏怀古迹》(其三)昭君月夜魂归的悲剧形象;以及杜甫律诗成熟的音韵美、节奏美。
说学生
古典诗词是高中学生首次接触,认知难度大,文字障碍多。文学鉴赏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学生不仅要理解诗词内容,还要从文学角度欣赏诗词,使之逐步形成从文学角度来分析理解诗词的习惯,形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鉴于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生疏字量大,语句组合样式新颖,内容含量大,空白点多,理解相对困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多次的感情经验积累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选择恰当的角度,确立恰当的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达到对诗词的深度理解与重点掌握。
说教法
学习这五首诗,可用读、背、想的方法加以消化理解。首先看课文注释,正音正义,扫清阅读障碍;要比较详细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经历和背景。其次要反复诵读,成诵是鉴赏的起步;应先熟练背诵这五首诗,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再次,在诵读中体会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感受不同于李诗的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这是鉴赏的重点。研读的方法是抓住一些典型诗句,要从赏析的角度进行品味,边读边提出问题,用心思考,达到真正领悟的目的。此外,还可借助高二时所学的律诗知识,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有关方法。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读,学生边读边看课文注释,正音正义,扫清阅读障碍。教师有重点的示范诵读,指导学生吟诵鉴赏,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第二课时,可先由学生找出有关名句,启发体会杜诗的艺术风格;再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理解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最后由教师提供对比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学生整理学习所得,写出评论。
教学要点:
学生由对诗中的分析、讨论进而深入到对作者感情的把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读感知,初步了解五首诗的风格及内容特点。
2.通过吟诵体会杜诗的音韵美、节奏美,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背诵这五首诗。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杜甫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杜甫,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沉郁顿挫,被后人所推崇、所仿效;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杜甫忧国爱民,为后人所敬仰、所传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五首律诗就是其沉郁风格的代表作。
2.整体把握这五首诗的大意
《客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生活平稳,充满情趣。这首诗是定居成都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诗题下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