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500字。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渔父 破釜沉舟 果脯 惊魂甫定
B.贮藏 凝神伫立 蛀虫 拄杖而行
C.炮烙 络腮胡子 落难 洛阳纸贵
D.眷属 卷帙浩繁 羊圈 诲人不倦
【解析】B/“拄杖而行”中的“拄”读作zhǔ,其他读作z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怨 直辖市 别出心裁 中流抵柱
B.煽情 制高点 浮想连翩 天网恢恢
C.陷阱 显像管 绵里藏针 闲情逸致
D.委屈 气垫船 墨守陈规 缘木求鱼
【解析】C/其中A项“中流抵柱”应是“中流砥柱”,B项“浮想连翩”应是“浮想联翩”,D项“墨守陈规”应是“墨守成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英雄》拍摄时,有专家 其票房将达到1700万元,结果票房突破了2亿元,由此可见,文化市场的潜力是无法 的。
② 个别领导干部没有以真心对待基层,对基层 的实际情况不往心里去, 冷淡。
③ 人们可以通过发现规律,认识规律, 掌握规律; 利用规律,对在未来时间上疾病的状态做出判断。
A.估计/估量 反应/反映 从而/进而 B.估量/估计 反映/反应 进而/从而
C.估计/估量 反映/反应 从而/进而 D.估量/估计 反应/反映 进而/从而
【解析】C/“估计”是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作大概的推断。“估量”多指对事物或现象的大小、好坏等情况的测度。“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因果关系。“进而”表示在前一个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表递进关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平时应抓紧学习,考前要认真复习,做到胸有成竹。只要重视平日的学习,不是临阵磨枪,一般不至于在考前紧张失措。
B.这些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困难,进入人类未曾涉足的大峡谷的深处,去了解那里的情况。
C.广州各大旅行社接有关部门通知,国内机票将在5月10日上升,升幅达25%,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D.有人认为足协主要领导人的选举依然是换汤不换药,仍未走出“近亲繁殖”的模式,这样的选举不可能选出伯乐式的领导。
【解析】B/“无所不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妥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居于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阶段性差距。
B.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凡是以虚构故事情节的电视短片形式发布的违法医疗广告一律停播,各地工商机关要立即进行严查。
C.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根深蒂固的绿色观念,德国人正从一点一滴起认真行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再生,有的还要消毒再用。
D.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解析】B/A项语序颠倒,“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居于前列”应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C项“按照”与“观念”搭配不当,“认真”修饰“行动”不当。D项句式杂糅,“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应改为“它要求具有……水平”或“翻译人员只有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混用。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B.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
C.黑色的秋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否因为秋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抑或是将生命的全部价值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绝响里?
D.讨论文化问题,可以列举文化的各个部门:科学、文学、艺术、政治、宗教、伦理……等,请注意,数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解析】B/A项“客船”后不能有句号。C项“意识”后面的问号应为逗号。D项省略号应当去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太空看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其中百分之七十是海洋。海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而奇妙的宝库。在这个宝库中许多东西都是人类所需要的宝物。
水母几乎全部由水构成,它身体中的水分实际上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