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220个字。
《静默草原》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前几天刚刚过去圣诞节,老师收到了许多贺卡。同学们收到了吗,送出了吗?(生:收到了,送出了。)同学们的贺卡一般都送给什么人啊?(生:老师、同学、朋友还有自己的亲人。)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一个小女孩给雪人送贺卡,同学们还有印象吗?(生:有,那个女孩叫李小屹,文章是《雪地贺卡》)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生:鲍尔吉•原野)他是哪个民族的作家?(生:蒙古族)对,鲍尔吉•原野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野性而有童心。他的作品豪放、细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静默草原》(板书课题)
师:作者为什么把草原称为“静默”呢?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因为草原辽阔无边,而人又稀少,所以称为“静默”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同学们去过草原吗?(生:没有)想不想去草原看看?(生:想)好,老师现在就“陪你一起看草原”。
(播放音画视频《陪你一起看草原》)
师:草原美不美呀?
生:美
师:美在什么地方啊?
生:有一望无际的草、有蓝蓝的天,有美丽的帐篷••••••
师:草原是美丽的,这些都是我们外地人对草原的看法,作为草原人又是怎样来看草原的呢?现在我们跟随鲍尔吉•原野一起走进草原。
二、走进草原
师: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把这篇文章读一遍,怎么样?
生:好
师:我先分一下工,一位同学读1-6段,一位读7-10段,剩下的有我来读好吗?老师还要提出要求:
1、朗读的同学一定要读出情感。
2、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勾画生字词,标注描写草原特点的语句。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师:课文已经读一遍了,同学们还有不认识的字词吗?
生:没有
师:好,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草原的特点。同学找到了哪些描写草原特点的语句?这些语句你都理解吗?
生:辽源而苍茫。这是草原给人的最深的印象。
生:第八段“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师:你说的这两点好像矛盾,怎样理解“看不到”与“看不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