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科学地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1 21:02: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80字。

  要科学地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
  淮滨县教研室   刘淮玉
  摘要:阅读教学非常重要,怎样科学地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读”,通过课例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阅读教学中要恰当地选择阅读方法和合理地安排阅读步骤,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恰当选择  合理安排  阅读
  “读”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瑰宝,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阅读教学中“读”的情况落实的怎样呢?笔者通过听课调研发现,关于“读”,提的很响亮,但落实的却并不竟如人意。本属于学生好好读书的时间不但被大量的探究、讨论、练习占去,而且因阅读方法选择不当,阅读步骤安排失策,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这里笔者着重就后者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阅读教学中要恰当地选择阅读方法
  先看两个课例:
  课例一:一位老师在上《奇妙的克隆》这篇说明文时,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后,即安排4名学生朗读课文,课文约3000字,4名学生分别朗读加上交接时间,总共用了18分钟。而后就课后的4个问题进行提问: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学生讨论,探究,作答,匆忙进行了20余分钟,前两个问题尚未答完,下课铃已响。
  课例二:一位老师参加优质课验收活动,上《杨修之死》这篇节选的小说,导入,出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分层,而后安排学生朗读,课文约1500字,又是文言,学生读了约8分钟,接着答问课后的两个问题:1.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2.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最后分析曹操和杨修性格,尚未进行完已下课,又拖堂约5分钟,仍未完成。小说语言结构艺术等未曾涉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