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如何向议论文转化”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0/23 15:14: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60字。

  “材料如何向议论文转化”导学案
  编写:文春霞  审核:宋小霞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材料向例证转化的基本要领;
  2.训练材料与议论的连接。
  二、学习重点
  材料向例证转化,材料与议论的连接。
  三、学习难点
  材料向例证转化,材料与议论的连接。
  四、学习过程
  (一)材料向例证转化
  1.读下面的材料与文段,思考问题:在材料向例证转化的过程中,哪个文段转化得好?哪个文段转化得不好?为什么?
  材料:(见《文章写作与修改》第32页“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
  文段:
  (1)我认为上面第一个姑娘说得不对,第二个姑娘说得对,因为……
  答:                                                                      
  (2)一对孪生小姑娘同去看玫瑰,一个说,这地方不好,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另一个小姑娘却说这个地方好,因为每丛刺上都有花。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可以想见,第一个小姑娘想摘花,被刺扎了手,她当然说那刺不好。而第二个小姑娘没有摘花的欲望,因此她看到的只是花的美丽,当然不会觉得刺可恶,相反地她是在认为刺是在保护花呢。
  答:                                                                        
  (3)玫瑰园内,小姑娘因为被刺破了手指,就说这是个坏地方,玫瑰也不可爱了。(《正视缺憾》)
  答:                                                                        
  (4)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一个看见花下有刺,便说那是个坏地方;另一个看见每丛刺上都有花,便说那是个好地方。(《要全面看问题》)
  答:                                                                        
  2.练习:请将下面的材料向例证转化。
  材料:(见《文章写作与修改》第33页写作实践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和波兰音乐家肖邦是一对挚友,……”)
  文段:
  (1)(观点:“伯乐精神诚可贵”)
  例证:                                                                     
  (2)(观点:“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例证:                                                                     
  (二)材料与议论的连接
  1.读下面的文段,思考问题:在材料与议论连接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材料:(见《文章写作与修改》第32页“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