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34个字。
第14课 我的叔叔于勒
Ⅰ、课前预习
一、生字
拮 jié 拮据,缺少钱。
栈 zhàn 1.养牲畜的竹木栅栏:马栈。2.栈道。本文用此义。3.栈房:货栈。
煞 shà 极,很:煞费苦心,煞白。
撬 qiào 把棍棒或刀、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撬石头。
牡 mǔ 雄性的:牡牛。
蛎 lì 牡蛎:软体动物,肉柔软,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也叫蚝。
褴 lán 褛(lǔ):指衣服破烂。
二、成语和习语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例:最近几年,老华侨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郑重其事: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例:这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郑重其事的对待。
莫名其妙:没有谁能说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奇怪,使人不明白。例:你这是说哪里话,真叫人莫名其妙。
三、理解课文
(一)时代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在金钱侵蚀了人的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作者在这篇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二)预习提示
阅读这篇小说,可以从巧妙的构思和曲折的情节入手,扣紧人物的言行神态去理解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再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指导,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细读课文后思考: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2.按小说的结构特点指出文中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部分。3.找出文中两处景
→ Ⅲ.课后练习
A卷 教材跟踪练习题
1.阅读题 [Z,12,十二]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B卷 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1.中考题精选(贵州铜仁地区,2000年,14分)
(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