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活动单
- 资源简介:
约11920字。分学生版和教师版,有活动,有练习,配答案,有鉴赏!
《春江花月夜》活动单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语文组 耿静静
【学习目标】
1、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并背诵诗歌。
【学习方案】
活动一 整体感知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相关知识。
⑴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⑵诗的相关知识: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 芳甸 似霰 汀上 纤尘 皎皎
浦上 扁舟 扁担 徘徊 砧上 碣石
活动二 精读课文
1.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
活动三 品读探究
一、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
1.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2.读诗歌前八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生”常会错写成“升”。“生”与“升”有何区别?为什么必须用“生”而不能用“升”?
二、理:哲理思考 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孤”字的妙处?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