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0900字。
北京市西城区
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 文
YCY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渐染(jiàn) 谄上欺下(chǎn) 寡廉鲜耻(xiǎn) 畏葸不前(xǐ)
B.蓓蕾(lěi) 刚愎自用(bì) 吹毛求疵(cī) 浑身解数(xiè)
C.纰漏(pī) 佶屈聱牙(jí) 自怨自艾(yì) 靡靡之音(mí)
D.炮制(páo) 螳臂当车(dāng) 呼天抢地(qiǎng) 栉风沐雨(zh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一位代表激动地说:“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报负,不
能只想自己加官晋爵。”
B.座落在日内瓦市中心的万国宫是联合国履行国际使命的标志性建筑,每年三,四月
份,联合国人权会议就在它的地下一层17号大厅举行。
C.广东检疫局加强出入境飞机、船泊、列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检疫,作好相关口岸
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宣传工作。
D.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在加大,在物价上涨并不低的情况下,对于手头有充裕资金
的市民来说,选择收益更高的投资产品显然更划算。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从调查结果来看,整个事情盘根错节,关系复杂,个中 决不是三言两语就
能说清楚的。
(2)荆江防洪大坝工程事关重大,任何一家施工单位都不能 快速施工而降低工
程质量。
(3)中国外交部发言朱邦造发表谈话, 交战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快回到谈判
桌面上来。
A.委屈 借口 督促 B.委屈 借故 敦促
C.委曲 借口 敦促 D.委曲 借故 督促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下,总理出色的外交活动维护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B.小区管理改革进展顺利,如果能够有人推波助澜,那么我们就可以早一些从中受益。
C.他刚才还说能处理此事,可现在又矢口否认:这种首鼠两端的作为,实在让人困惑。
D.老艺术家豪气不减,泼墨挥毫宛如行云流水,很快就写好几幅字,赢得了阵阵喝彩。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协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其实,谁来接掌足协,他所面临的
最大问题都是如何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挽救中国足球?
B.对于他自己经常在公共场合标榜的所谓“我不在乎”,我始终都表示怀疑——我想大
概也不会有人会像他所期待的那样对他顶礼膜拜。
C.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注意,
让人拿它作为自己心目中最可宝贵,最值最珍惜的资源。
D.“我们从来都只是在想为自己争取最基本的权利,”老张激动地对大家说,“凭什么要
求我们去忍受城市人的毫无道理的仇恨!”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重京师。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郡国。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肯、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傭。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黄允以隽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注解:①傭,受雇为人劳动,此处指受雇为人劳动的人。②雠问,辩驳问难。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奖训士类。 训:教导。
B.责躬而己。 躬:自身。
C.容独危坐愈恭。 危:谨慎。
D.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 数:列举。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