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两个课时,约2042个字。
《三个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习本文是如何通过精心选材、巧妙
组材来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
(2)理解文章内容,能够体会文章语言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与主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在对南极的探讨中,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先在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解决课文重点,然后通过对女画家行为、心理、精神的感受,领悟文章主旨,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教学贯穿其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女画家和南极人身上感受到民族的胆识与气概,领悟崇高的南
极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设想:
1. 重点:文章是如何围绕“南极精神”进行选材和构思的。
2. 难点:“南极精神”的真正内涵和体现方式。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以通讯知识导入:
定义: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特点: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 种类: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二.由题目引发思考,了解南极
《三个太阳》,一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或联想呢?那么你知道文章这个标题取材于哪儿吗?读了课文之后,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女画家的那幅画吗?(画上可能有茫茫的雪原,晶莹剔透的千年冰川,可能有可爱而笨拙的企鹅、海豹以及轻捷的雪燕,可能有人类的留下的痕迹等,但最显著的是有三个颜色各异的太阳。)这是一幅献给南极的壁画。
南极,那是一个非常遥远而神秘的世界,谁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为我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南极的情况呢?(学生自由回答)
三.弄懂课文大意,理清线索
1.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南极知识还是挺丰富的,但你们这些知识的得来离不开一群人努力,知道这群人是谁吗?——他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南极大陆考察的科学家们,他们被称为“南极人”,他们的精神被称为“南极精神”。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样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