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学设计为表格式,约7600字。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课型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赏析性阅读――找到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能力目标 •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2、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能正确、全面、透彻的看待问题。
德育目标 •透过本文主旨,进行创造人格的熏陶,培养对新事物理解、宽容的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琢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手记
教 师 活 动 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一、导入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天神,他忍受着风吹日晒、电打雷击的折磨,还有一只神鹰每日来啄食他的心肝。白天被啄食后,晚上又长出来,伤口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痛苦异常,但他始终坚强不屈。他就是违背宙斯意旨向人类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并把火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千百年来,他一直以一个反抗强暴,牺牲自己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形象,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颂。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话中的英雄,但我们翻开历史的进程,可以看到有无数个普罗米修斯在为人类的文明发展献出了一切,甚至生命。同学们,我们能列举几个吗?
这些历史上的先驱者,他们虽屡遭磨难,但都没有妥协,反而更加坚持真理、维护真理,前仆后继,发现创新。在今天,我们更需要有无数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对待他们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看房龙的文章《〈宽容〉序言》。
二、作者简介并解题
1、背景介绍课文中心意思。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后在德国和美国读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他善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
提示: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论被一致反对,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而一生贫困交加.
《宽容》是一部很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书,在这部书里,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讲述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他积极倡导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表现了他进步的思想。在《〈宽容〉序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并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们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先驱者”“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宽容》一书的精髓: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人类必须具有能接受异见的宽容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