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630个字。
全国中小学“教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金色花》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观察自己的母亲20分钟。
二、 教学课题: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
教养方面: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深切体会母子之间的真情。
3、能正确完成课后题。
4、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育方面:
1、(1)有表情的朗读诗文,掌握朗读技巧。
(2)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观察、体味人间至爱亲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 教材分析
(1)《金色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散文诗,它篇幅短小,意蕴丰富,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却活灵活现。这首散文诗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那么亲昵、那么亲热,表达了深沉的母爱,而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作为中学教材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金色花》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金色花》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它通过运用了某种写作技巧:即借助金色花这一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表达自己感恩的心,使文章形象、感人,尤其是人物对话描写感人至深。因此教学重点是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教学难点是在此基础上,提高感悟诗歌的能力。
学生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的关键年龄段,能够认识并会调控自己内心世界。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波动比较大,独立性越来越强,开始与父母出现争执,彼此缺乏沟通,有些学生对父母的爱也习以为常,未引起重视。本文作为一篇“爱”的教育可以震撼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理解父母,产生深爱的激情,进而重新回顾妈妈的爱,更加珍惜父母所给与的爱。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理解《金色花》的主题并不难,难的是将诗中蕴涵的爱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性表达,从读到品到说,在彼此思想的相互碰撞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其中的深情。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金色花》的相关教学材料,如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听课文朗读,用百度搜索下载与母爱有关的图片歌曲,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母爱有切身体验。
四、 教学方法
1、采用“设境引思—朗读训练—合作交流—感悟亲情”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测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对亲情的感悟情况,灵活调节教学方式。
2、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采用学生自主、互助、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理论为指导,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教师恰当引导下,完成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落实了”主体”.使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做到感悟亲情,进而去重新审视自己,达到这一节课的目标。
学生分组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代表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
3、课时安排: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