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8 11:01:5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00字。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一课时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二、整体感知文本
  (一)、初读感知: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学习观?他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1、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梳理课文: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可把全文切分成:
  A、为什么学(1、2、3、4、9章)
  B、学什么(4、5、10、11章)
  C、什么是好学(7、8章)
  D、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4、5、6章)
  三、研读赏析
  (一)为什么要学习?
  原因之一:智力差异
  【原文1】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当然,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原因二:充实自我
  【原文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原文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3】 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