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13年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7590个字。
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牛存青2013-5-12
(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计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泥泞(nìng)模样(mú)玫瑰(guì)玲珑剔透(tī)
B.嫉妒(jí)阔绰(chuò)拮据(jié)贮藏(zhù)斤斤计较(jiǎo)
C.纤细(xiān)赦免(shè)戛然(jiá)憎恶(zèng) 深恶痛绝(wù)D.窈窕(yǎo)炽痛(chì)殷红(yān)暂时(zàn)半身不遂(suí)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的一项是(2分)()
A.安详抉择沉缅郑重其事销声匿迹
B.宣泄烦躁度假一筹莫展再接再励
C.矫健帐篷缜密原形毕露曲指可数
D.泄露风靡赃物各行其是因地制宜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④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次序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秩序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秩序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次序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6分)
【A组】(1)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爱这土地》)
【B组】(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能谤讥于市朝,,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4)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5)吾视其辙乱,,故逐之。(《曹刿论战》)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化静为动来描绘北国之景的句子是:,。(毛泽东《沁园春雪》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磨砺出。”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3)请为第③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6.名著阅读.(3分)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①》,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②;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④ 。
7.仿句。(2分)
中考复习是莘莘学子对知识萃取的过程,是翩翩少年对心智水平的历练。经历着毕业季的初三学生,有人说他们应是一只会到野外自行觅食的雄鸡;有人说他们应是一头学会夜晚反刍的老牛;有人说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8.学校发生了一系列的歧视“差生”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同学们中间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差别式对待的讨论。
(1)阅读下面一段有关校园冷暴力的材料,总结校园冷暴力的两个主要特征。
校园冷暴力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2分)
特征一:
特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