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之原生态、最民族、大情怀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5/24 18:36:0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20字。

  原生态 最民族 大情怀
  Xy888
  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在文学、人文甚至美学的框架里来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视野、思辨能力、人文情怀、语言个性。由于大多数考生将备考目光聚焦于热点时事或文化名人,结果造成选材撞车,一些有思想的考生开始将备考视野扩大到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民俗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文化既可指特定地域的风俗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也可指民族民间传统形成的某些文化特征。在文化作文类型中,民俗底蕴最鲜活、最民族、最世界、最深厚、最质朴、最生活,是一个民族精神之水的最原生态呈现。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是写在湘西的简体字,讲述着古老的想象;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是江南水道上行走的招牌,是游离在水上和陆地间的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民族传递的文化各各不同,考生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在高考作文中能结合考题巧妙地融入文本,往往能新人耳目,折射出考生与众不同的大视野、大情怀。考生如能学会将文化还原为生活,同时从生活中提炼文化,你就有了一双聚焦民俗文化的慧眼。请看下面的佳作:
  视角一:抓拍街头场景,再现民俗
  最真的风情
  民俗风情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表现最丰富、最原始的,也是一种品类宏富、内涵深广、载体独特的文化。在高考作文中融合民俗风情,能够有效地表现生活中的文化传统,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气息。
  【佳作呈现】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葫芦——冰——糖……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