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5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测试卷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5 16: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习质量检测试卷(四)

学校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分

考生注意:
1.本卷共8页,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情加1~3分,全卷满分不
超过100分。
3.答题时要冷静思考,仔细检查。预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积累运用(20分)

1.将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方格内。(2分)
chōng jǐng         pang  bó



2.将语句中的错别字画出并改正。(2分)
(1)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墨化的。(  )
(2)我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真是精精有味。(  )
(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笼在这水气里。(  )
(4)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帝固。  (  )
3.请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          ,江春入旧年。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3)绿树村边合,         。
(4)写出《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从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的诗句:“   
          ,           。 ”

               (四)              1
(5)写出《游山西村》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   
         。”
4.照所给句式仿写。(2分)
例句: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                         。”
5.你在本学期一定参加了不少语文活动,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       
           。
 你在活动中做了些什么:                         
              。(3分)
6.本学期教材给同学们推荐的名著是《       》,此 书的作者是    。
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小题。(8分)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③食以④数百人。宣王死,湣⑤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都城在现在山东省淄博市东北。②竽:古代乐器名,像现在的笙。③廪: lǐn。④以:比,跟别 人相同。⑤王:宣王的儿子,姓田名地。
7.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好一一听之   B.乃以瓦布之
C.昂首观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宣王说之(     )  请为王吹竽(     ) 
湣王立(     )   好一一听之(     )
9.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一句,解释成现代汉语。(2分)
                                   10.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的启发是:                     
                   。(2分)
11.《南郭处士》的故事,出自其中的成语是“            ”。(1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