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读写笔记的多种功能
铜山县大许镇太山中学 闫世林
读写笔记与限时的课堂作文想比:它篇幅长短自定,题材广泛丰富,结构不拘一格,语言雅俗皆宜。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全现写作的自由,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读写笔记的写作不只限于训练写作水平的功能上,它也是聆听学生心声,洞察学生心理的窗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心理素质,让语文的教与学更顺利、更高效的完成。
一、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这样的建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且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 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仔细思考,《新课标》在阅读上提出这样的建议是有它的意义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发现有些学生遇到写作就犯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东西,即使写出来了,也是空洞、枯燥、泛味,更谈不上感染力了。这列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知识材料积累太少。当然感到“无米下锅”了。读书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更是搜集材料,积累知识,懂得处理信息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合理、巧妙的运用学生手中的读写笔记,以写促读,定时定量布置读写任务,让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 读,拓宽视野,找到可以下锅的“米”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我认为阅读与积累不可漫无边际的、没有方向的阅读,没有指导的泛读,滥读,学生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消耗不少精力,却往往事半功倍,收获甚微。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1)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让学生有兴趣的去读。我们身边的书籍可说是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对这些书籍,不同学习阶段,对学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不可以选择过于艰难的东西给他们,可以选一些浅近的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我推荐给学生的有《繁星春水》《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成语故事》《名人传记》《童年》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等。同时开展与读书有关的阅读竟赛,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方法。学生要边读边作搜集工作,利用我们学生人手一本的读写笔记本可以摘引美词佳句,可以技法借鉴,可以是随笔心得,或者是归类摘录。如实物类、人物类、格言类,修辞类等。还要定期开展交流会,展览积累成果,同班内交流,异班间探讨,学习积累知识经验方法,时常让学生有读书的成就感,学生更愿意去做。读书的劲头更足了。(3)教师跟踪督促,贵在坚持。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积累要坚持不断的做下去,如若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没有计划性安排,那也是不行的。教师要在阅读上提出一定的要求:每周读书的种类不少于2种;每天读一定数量的文字;每天积累一定的材料;读写笔记每周不少于四篇等。这样坚持下去,阅读才有成效,从而扩展写作的源泉。
二、 它是锻炼语言的工厂,演练技法的战场。
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读和听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思考、反映,而写和说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因而老“读”不够,还要亲自实践,下功夫去“写”。如果只凭课堂上的写作训练,那是远远不行的。读写笔记的写作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锻炼语言,演练写作技法。
课堂上学生接触了不少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课后,读写笔记便成了学生尝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