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5/12 21:10: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90个字。

  秋天(何其芳)
  [教材分析]
  《秋天》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清静,悠远,朦胧;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明朗可人的秋天的景观。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初步学习诗歌的阅读方法;(重点)
  2、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中优美语句,展开联想和想象,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体味自然和生活的美好。(重点)
  [教学方法]
  1.诵读;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三幅画面诗意氛围。
  2.联想;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通过对意象的联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这几天,我们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这里有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有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还有梁衡所描绘的“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秋天呢?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听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标记易读错的字,
  并思考:秋天在哪里?(用诗中的语言概括)
  2、读一读:出示重点字词
  3、学生用诗中的语言概括秋天在哪里。
  4、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喜爱、赞美之情。)
  5、指导朗读。
  6、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
  (三)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美。
  1、教师进行学法示例,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节。
  (1)教师示范朗读。
  (2)提问:“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把“飘”字换成“飞”字行不行?
  (明确:“飘”字体现了山谷的幽深和声音的由远及近,“飞”字就显得干巴巴的。)
  (3)指导这句话的朗读。
  (4)提问:“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过稻香的”几个字去掉好不好?(明确:不好,不能体现农家的丰收。)
  (5)提问:把“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变换语言风格,变成“农家院里充满着秋天的气息”好不好?
  (明确:不好,“栖息”为拟人手法,因为农家最能体现秋天丰收的特征,“秋天”把农家当作自己的“家”,所以不忍离去。)
  (6)教师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第一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