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三首》知能优化演练
- 资源简介:
约4790字。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词人北望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像螺型的发髻,从而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人民,想到大好河山没有收复,心情逐渐沉重。远处的群山仿佛带着愁和恨一一映入眼帘。在这里,表象上是写景,实则是借景抒情,情和景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难以分割的境界。远处群山越美,引起的怨恨越深。本来是因想到人民和国土沦丧而发愁,却偏说山向人献愁供恨,这种移情及物的拟人手法,使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
2.作者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作者写喧闹的灯火场景,正是为了反衬“那人”的形象。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性格。对灯火的描写,起到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人”是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她不随波逐流,不图热闹,独立自主,自尊自爱,有自己的追求,卓然于世,独芳自赏。
二、语言运用
5.(2011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逐句分析,把握重点句及重点词,然后进行归纳整合。要注意不要超过题目中所规定的字数。文段从两个角度来谈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的东西,一是中国顶尖大学的现状,二是政府和社会所持的态度。把握住这两点,就好归纳了。
答案: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