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0题,约5680字,部分答案扫描。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爱抚(wǔ) 玷污(diàn) 茕茕孑立(jié) 亘古不变(gèn)
B.鹰隼(sǔn) 纤绳(qiàn) 衣衫褴褛(lǚ) 并行不悖(bèi)
C.胚芽(pēi) 趿拉(tā) 通衢大道(qú) 残羹冷炙(gēn)
D.自诩(xǔ) 奢靡(mǐ) 命途多舛(chuǎn) 深感愧怍(zu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勘察 缱绻 一泄千里 以偏赅全
B.蹂躏 檄文 神奇飘缈 雷霆万钧
C.惘然 褶皱 云蒸霞蔚 泾渭分明
D.纾祸 沧桑 概莫能外 别出新裁
3.下列句子横线上该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和万卉争荣的 。
②面对着巨浪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 。
③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容 的历史事实。
④由于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哪怕是正宗的草鸡,品质也开始逐步 。
A.景象 历程 置疑 退化 B.景色 路程 质疑 退化
C.景致 里程 质疑 蜕化 D.景观 历史 置疑 蜕化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停滞不前。
B.此刻的天安门广场,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纪念的庆祝,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
C.汉字与具有独特表情达意功能的汉语形成了珠联璧合的和谐关系,这是其他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D.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只有20分钟,答辩老师要求学生短小精悍地阐述自己论文的要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由于技术水平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现代化大都市,基础设施的水准是差不多的,生活品质排名靠前的都市,主要是自然环境美和卫生条件佳这两项。
C.《森林之歌》的摄制对于拍摄者和拍摄对象而言都是第一次:导演从没拍过这种纪录片,中国原始森林从没被这么深入拍摄过。
D.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把一群人送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荒岛上,让他们在“原始状态”下开始新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选择了公平。
②因此结论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公平优先。
③每个人对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穷还是富。
④现在,让他们协商,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公正”的社会。
⑤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如何,支持效率就可能承担饥饿的风险。
A. ③④②⑤①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
7. 下列句中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选出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目录学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一把钥匙。
③浪花向上抛,开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④她不染一丝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⑤/③⑥/②④ D.①②/③⑤/④⑥
8.对下列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作者就近取例,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个事实,批评“送去主义”。其中特别讽刺了梅兰芳博士,“活人替代了古董”讽刺梅兰芳媚外取宠。
B.鲁迅认为,“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媚外卖国。这是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由向来的闭关锁国走向媚外卖国。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是漫画笔法,生动形象地讽刺了送去主义者媚外求荣、打肿脸充胖子的可耻行径。
D.“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反语手法,讽刺国民党政府奉行送去主义政策,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像话了。
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