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初三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8890个字。
2013年秦淮区初三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2013.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酒困路长惟欲睡,▲。(苏轼《浣溪沙》)
(4)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6)▲,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7)▲,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用李白《行路难(一)》中原句回答)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绯红——腹诽即物起兴——既往不咎
B.亵渎——案牍恪尽职守——格格不入
C.诘责——集结深恶痛疾——好高骛远
D.慰藉——狼藉断壁残垣——亘古不变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黝黑无可置疑芒刺在背
B.干瘪格物致志狂妄自大
C.荣膺颔首低眉冥思暇想
D.污秽莫衰一是怒不可遏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为人和善,与邻里相处和睦,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B.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热情接待。
C.宽敞而毫无遮拦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着。
D.作为记者,我不能对神父的证实吹毛求疵,但是把地震比喻成对海地儿童迟来的报复显然是对上帝的诽谤。
某学校即将开展“且听书语,共品书香”的读书节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活动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
利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晨会、班会等渠道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和发动,确保全校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共同投入建设文化校园的热潮之中。
5.以下是某同学在晨会上的宣传读书节演讲稿的片段,其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句是病句。请你指出并改正。(2分)
①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②在浩瀚的历史扉页上,“读书”一词恐怕是唯一永不褪色的时代印象,经历日月而更卓越,包罗万象而愈深邃,陶冶身心而独醇香。③那么怎样读书?成了关键问题。④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⑤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⑥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能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改正标点:▲
(2)修改病句:▲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在个人准备、班级选拔的基础上,按班级、年级分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
6.以下是某同学在“名著知多少”的活动中,设计的关于名著的选择题。下列四个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任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
B.《水浒》塑造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是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C.《海底两万里》中捕鲸手尼德•兰在大西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D.培根随笔《谈美》写得十分精彩,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本次活动的成果将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对于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
7.在即将颁奖的现场某书法家写了一幅字送给某位获奖的同学,指明了读书的意义。
该幅作品的字属于▲书,(1分)请你根据他所写内容仿写一句。(2分)
读论文,深邃,让我们敏锐;读散文,隽永,让我们从容;读▲,▲,
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