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一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答:
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山这种感情的。(不超过25字。)
答:
二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3. 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答: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答:
三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