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中学2004—200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语文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2(书写);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完成1—4题,共8分)
1、 从上下文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 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2、路人讥笑一个提着灯笼走夜路的盲人是多此一举,盲人说:“我是照着自己,免得被别人撞倒。”请将盲人的话改动一个字,让其思想境界更高。
将“ ”改为“ ”
3、“爱使万家乐”是“万家乐”牌家电广告词,请说说该广告词中暗含的创意(至少两种)。
4、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
二、古诗文诵记。(完成5—10题,共9分)
5、东皋薄暮望, 。
6、斯是陋室, 。
7、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渲染洞庭湖气势的句子是 ,
。
8、《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 。
9、《春望》中表达诗人睹物伤情的诗句是 , 。
10、《大道之行也》中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1—16题,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加点的字。(2分)
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12、翻译。(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第二段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2分)
14、本文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3分)
15、喜爱一种花,是人们的志趣的表现,谈谈你喜爱哪一种花,并说出喜爱的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