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活动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24 21:51: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80字。

  留侯论活动单
  江苏省石庄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活动单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主研习
  1、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       ,号          ,眉州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散文为              之一,         并称;诗       并称;词          并称;书法       、       、       、苏并称,北宋则是苏、        、          、          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       、释、       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北宋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儒、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苏轼善为求异思维,喜作翻案文章,因此文章常常迭出新意。本文一反常论,一谓黄石公为有识之隐士而非鬼物,一谓授书意在折其锐气使之可忍。在此基础上,认为楚汉之争的成败在于能忍与不能忍,而黄石公培养了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品质,张良又以之佐刘邦成就大业。连翻旧案,言之成理。全篇以“忍”字为文眼,正说反说,纵横捭阖,气势夺人,颇能体现作者的论辩才能。
  2、背景链接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       ,字       。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史有《留侯世家》。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刘邦说:“              ,              ,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