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巩固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24 21:37: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渔父》巩固单
  江苏省石庄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巩固单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渔父(    )   枯槁(    )    凝滞(    )   莞尔(    )
  餔 (    )其糟而歠(    )其醨(    )    汶汶 (    )
  淈(    )泥   鼓枻(    )    濯(    )缨   
  二、文学常识。
  (1)《楚辞》是战国时代       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       》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        》、《       》、《        》、《        》和《远游》等。
  三、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开创新诗体——“楚辞”,《离骚》为代表,被后人称为“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这个优良传统的源头。
  B.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C.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D.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四、请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既:
  (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
  (3)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举:      是以: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淈:
  (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餔:    糟:      歠:       醨: 
  (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沐:       浴: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          汶汶:   
  (8)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          枻: 
  (9)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濯:
  五、重点虚词的理解。
  1.之 
  (1)渔父见而问之(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