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语文“盐城二模”作文例文展读
- 资源简介:
约7210字。
2013高三语文“盐城二模”作文例文展读
一、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立意角度:
⑴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①上述材料的出处是乌尔法特的文章《生活》,暗示材料里的“水”应当喻指“生活”。
②不同的人品味水的滋味不同,由此提炼出立意的角度“生活的滋味”。
⑵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农民是在“大汗淋漓”之后,方知水的宝贵;牧羊人是在口干舌燥的时候,才“最了解水的甜美”,他们都是经历过困境,才品出 宝贵、甜美,由此提炼出立意:经历磨难、苦难才能够懂得幸福,苦过方知甜。
⑶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从这第三则材料中的“另外一个人”的角度分析,“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外在条件很好,可是他“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可见生活中,我们应当摒弃外在的喧嚣浮华,追求本真的东西,由此提炼出立意:追求本真。
⑷材料的三段话中有三个角色:农民、牧羊人和另一个人。综合这三段话,可以看出,三种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物的心理感受不同,由此提炼出立意:体悟随境遇而改变,一心一境,心境与环境。
⑸材料中的三个角色,农民、牧羊人因对水有切实的需求,所以品出水的滋味,“另一个人”因对水没有需求,所以品不出水的滋味,由